今天10时42分,我们迎来节气——夏至。
这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,它代表了一种极致。据《恪遵宪度》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夏至,是北半球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,标志着盛夏季节的开始。
01
夏至物候
夏至有三候:一候鹿角解,二候蝉始鸣,三候半夏生。
展开剩余72%一侯鹿角解
麋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,二者一属阴一属阳,鹿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,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,而麋因属阴,冬至日角才脱落。
二候蝉始鸣
仲夏三伏蝉,蝉鸣半夏,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,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。
三候半夏生
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炎热的仲夏,阴阳调和,万物皆宁,喜阴的生物欣欣向荣,阳性的生物开始消退。
02
夏至习俗
祭神祀祖
夏至是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
消夏避伏
夏至日,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、脂粉等什物。《酉阳杂俎•礼异》:“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。”“扇”,借以生风;“粉脂”,以之涂抹,散体热所生浊气,防生痱子。
夏至吃面
自古以来,中国一些地方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,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。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
03
夏至诗词
《咏廿四气诗·夏至五月中》
唐·元稹
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
龙潜渌水穴,火助太阳宫。
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
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
《夏至避暑北池》
唐·韦应物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
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
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
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
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
门闭阴寂寂,城高树苍苍。
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
于焉洒烦抱,可以对华觞。
《竹枝词》
唐·刘禹锡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北京市